“海亮奖学金”项目2024年度项目执行成效总结报告

作者: / 发表时间:2024-12-17 / 阅读: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海亮奖学金”是由浙江嘉行慈善基金会在我校设立的专项奖学金,旨在奖励品学兼优、毕业后立志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优秀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激励他们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担负教育兴国重任的优秀人才。项目通过经济资助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支持师范生成长成才,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为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后备力量。

二、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奖学金设置

2024年度共奖励30名学生,其中本科生20名、研究生10名,每人奖励5000元,总金额15万元。

评选条件涵盖思想政治素质、学业成绩、教育情怀、社会实践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要求,并优先考虑浙江省和中西部地区生源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在科研、竞赛中表现突出者。

评审流程

学校于每学年第一学期发布通知,经学院初审、校级评审、全校公示(5个工作日)及基金会审核后确定最终名单。

评审过程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确保获奖学生的典型性和示范性。

资金发放

奖学金于2024年一次性发放至学生账户,并通过校发文正式确认。

三、项目成效与影响

1. 精准资助与广泛覆盖

本年度共奖励30名学生,覆盖教育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等16个院部,涉及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20余个专业。

获奖学生学业成绩优异(必修课成绩排名专业前20%),且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及公益活动(年均时长超30小时),充分体现“品学兼优”的评选标准。

2. 强化师范生从教信念

所有获奖学生均明确表达毕业后投身基础教育事业的意愿,其中多人已通过公费师范生项目或签约基层学校落实就业方向。

通过优先考虑中西部生源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项目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增强了从教信心与服务基层的使命感。

3. 促进学术创新与综合素质提升

获奖学生中多人具备突出的科研或竞赛成果,如发表科研论文、获得“挑战杯”省级奖项、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等,体现了项目对学术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视。

项目通过多元评价体系(如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4. 社会影响力与榜样示范作用

获奖学生作为“未来教育家”的代表,通过校园宣传、事迹分享等活动,极大激发了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从教热情。

项目获校内官方平台及教育类媒体报道,提升了浙江嘉行慈善基金会与我校的社会声誉,形成“尊师重教、励学笃行”的良好氛围。

四、项目总结与展望

本项目通过严格评审与精准资助,有效实现了“奖励优秀、激励群体、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未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将继续与浙江嘉行慈善基金会深化合作,进一步优化评选机制、加强获奖学生跟踪培养,并拓展项目影响力,推动更多优秀师范生扎根基层、奉献教育,为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贡献力量。

谨此向浙江嘉行慈善基金会致以诚挚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