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丨北京:以法促善 大力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 发表时间:2025-07-11 / 阅读: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    时间:2025-01-10 16:11

近年来,北京市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慈善法,围绕“慈善北京”建设,打造先锋慈善、法治慈善、为民慈善、创新慈善、全民慈善、阳光慈善,开创以法促善、依法兴善新局面。截至2024年6月底,全市共有慈善组织871家,慈善组织从业人员5600余人,其中专职工作者3300余人。全市社会捐赠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达150多亿元,捐赠收入连续3年超过100亿元。

加强党建引领,打造先锋慈善。按照统分结合、应建尽建的原则,在市级层面组建10个慈善领域联合党委、145个党支部,实现了党的工作一条线、一盘棋。注重引导慈善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发挥作用,全市800多家慈善组织开展公益慈善项目4000多个。建立项目化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慈善领域“十大项目、五大行动”,通过项目归集促进慈善规模、催生慈善品牌。

健全政策体系,打造法治慈善。围绕贯彻落实慈善法,相继拟订、出台《北京市促进慈善事业若干规定》、《北京市慈善信托管理办法》、《慈善信托合同示范文本》、《北京市慈善信托备案指南》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推动首都慈善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开展“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发挥机制”系列研究,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慈善体系建设研究和政策创制。

完善工作格局,打造为民慈善。建立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慈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慈善捐赠的可及率、普及率。慈善协会系统从市到区乃至街道(乡镇)一以贯之,在街道(乡镇)设立51家慈善工作站,设置2000余个社区(村)捐助站点,为群众践行身边慈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慈善工作站累计募集资金1000余万元,募集物资4万余件,惠及救助对象10万余人次。

发展新兴领域,打造创新慈善。把慈善信托、互联网慈善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完成全国首单未成年人慈善信托试点,设立全国首单新生儿纪念慈善信托、全国首单基层互助慈善信托、全国首单街道级共同富裕主题慈善信托。截至2024年8月底,全市累计备案慈善信托173单,总规模达11.082亿元,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前列。为促进慈善与互联网的双向助力,推动6家在京互联网企业发起成立“首都互联网慈善联合体”,设立100万元初始基金。

擦亮特色品牌,打造全民慈善。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功能定位,连续4年举办公益创投大赛、慈善文化创享会,开展三届“首都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每年举办“慈善北京周”、“慈善北京”成果巡展及“中华慈善日”主题系列活动等,上百万公众线上线下观摩交流,持续营造“人人关心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共产党员献爱心”、“首善有我―首都群众献爱心”等活动连续开展多年,累计募集善款近12.7亿元、受益人数达100万人次,党员引领、群众跟进,党群携手、互促共进的首都慈善新风已然形成。

加强诚信建设,打造阳光慈善。强化多部门综合监管,以信息公开为抓手,依托数据平台督促慈善组织公开透明。出台《北京市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办法(试行)》,通过信用积分方式开展慈善组织公共信用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级分类监管。通过“双随机”抽查、第三方评估、建立慈善组织及其负责人信用记录等方式,促进慈善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开展信息公开、境外捐赠、投资理财、善款募集管理使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慈善组织和活动,规范慈善行业秩序。慈善信托年度信息披露达到100%,慈善公信力日益增强。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民政》杂志)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2024年10月上刊作者:北京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