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廷方西部县域卓越教师、校长培养计划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作者: 教育基金会 / 发表时间:2021-09-22 / 阅读:

914日上午,由黄廷方慈善基金出资,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贵州省遵义市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承办的“黄廷方西部县域卓越教师、校长培养计划项目”启动会在遵义市顺利召开。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主任、原澳门基本法委员会主任乔晓阳,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主任、“黄廷方西部县域卓越教师、校长培养计划项目”总顾问卢红生,我校党委副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卢胜利,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中国高等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陈光巨,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莲娜,我校教育基金会、教师干部培训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李胜兰,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朱生营,遵义市教育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以及60位校长、教师培养对象。启动仪式由中共遵义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玉新主持。

李莲娜首先代表遵义市委市政府对黄廷方慈善基金、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贵州省国际文化科技交流中心表示衷心感谢。她强调遵义市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要义,把开放创新作为第一抓手。她对60位学员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学员珍惜难得的机会,为遵义教育文化创新发展建功立业、贡献力量。

卢胜利代表我校致辞。他表示,陕西师范大学在77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守师范教育的初心,以提升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为己任,铸就了“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西部红烛精神,培养了大批“学识扎实、情怀深厚、灵魂高贵”的卓越教育人才,成为支撑西部基础教育事业的坚实的脊梁。他强调,我校承办的“黄廷方西部县域卓越校长培养计划项目”是陕西师范大学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行动。学校为了高质量精准实施该项目,精心设计跨年度、递进式的培养方案,并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他指出,名校长“名”在教育情怀,“名”在思想引领,“名”在创新实践,“名”在社会担当,同时希望参训校长积极主动、深度学习,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尽快成长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贡献教育力量。

陈光巨代表北京师范大学致辞。他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将继续发挥教师教育优势,携手师范院校和社会各方力量,探索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高素质师资培养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持续增添动力和活力,为实现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黄廷方慈善基金代表、信和集团中国业务总经理黄若红因疫情原因无法到场,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李胜兰代为致辞。黄廷方慈善基金长久以来本着扶贫济困服务社会的宗旨,特别关注扶持国家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在卢红生主任的亲自规划指导下,黄廷方慈善资金捐资两千万元,通过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设立黄廷方教育基金,为甘肃、陕西、贵州、四川等地的国家级贫困县捐资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上百人。

遵义市桐梓县教育局局长张斌向大家介绍了桐梓县的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桐梓县娄山关将军希望小学校长赵祖禄代表全体学员发言。随后,60位学员集体宣誓,立志为乡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奋斗终生、奉献终生。

启动会结束后,我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衣新发教授为参会学员做了题为《创新素质的激发与培养》的讲座。

根据项目执行计划,从2021年至2025年,由我校承办的“黄廷方西部县域卓越校长培养计划项目”将聚焦3个县,培养中小学校长90人。按照创新模式、提炼特色、打造品牌、推广经验的整体规划,设置精于知、深于思、重于研、促于行、显于果的阶段目标,搭建西部校长对话交流平台,深入研究西部县域名校长培养模式特色,总结推广西部县域名校长培养成果。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崇高教育理想与追求、较强研究与创新能力,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校长队伍,进而带动西部县域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卢胜利一行赴贵州参加“黄廷方西部县域卓越教师、校长培养计划项目”启动会并看望校友和支教教师-陕西师范大学 (s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