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帮扶甘肃省靖远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利用其设立的黄廷方基金,捐赠125万元,通过我校教育基金会和教师干部教育学院,帮助靖远县培养35名中小学骨干校长。10月17日上午,签约仪式在我校长安校区举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卢红生、靖远县教育局副局长李进军和我校党委副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卢胜利出席签约仪式。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刘建斌主持仪式。

刘建斌首先介绍了项目背景、培养目标和具体措施,然后举行了三方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后,靖远县教育局李进军副局长首先感谢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和陕西师大给予靖远教育的鼎力支持。他谈到,靖远县在教育方面曾有过辉煌历史,当地人民对教育非常重视,这是他们工作的压力也是动力。在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帮助下,靖远县探索出“两轮四驱”的教育发展模式,以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为枢纽,驱动办学联盟、学科基地、标准化教管中心、塔式人才培育体系互补联动,推动全县教育全面发展。刚结束的北师大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果,他们也更加坚定,靖远下一步的发展就在于教师教育和校长队伍的成长。此次能和陕西师大合作,是非常珍贵和珍惜的机会。他表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他们一定会把学员选好,让培养出的人真正为靖远教育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他们会借鉴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成功经验,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激励学员珍惜机会、快速成长并发挥县域引领示范作用。他希望以此为契机,树立正确导向,培养出专业化、有思想、能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校长队伍。他表示有信心和决心配合陕西师大实施好培养项目,不辜负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多年来对靖远教育发展的支持。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卢红生主任表示,在此次合作中,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牵线搭桥,促成陕西师大支持靖远教育发展。她表示,陕师大作为六所部属师范大学之一,在西部地区教师教育特别是教育扶贫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和陕师大教育基金会、教师干部教育学院有多年合作历史,陕师大的作风一向踏实、认真,令人放心。她谈到,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和靖远县也有十多年的合作关系,非常看好靖远县的未来教育发展。这次合作契合了陕西师大的优势,靖远的工作态势,加上靖远全县上下迫切希望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心情,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她强调,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三方一定要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力争取得预期目标。
卢胜利书记表示,和教育相关的事,都是美好的事。三方共同做一件美好的事情,不仅心情愉悦,心灵也会受到洗礼。卢书记感谢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十余年来对陕西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他回忆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在陕西师大的项目如数家珍。从持续10年的明德优秀师范生项目到明德优秀教师项目,从支持陕北宜川、陕南南郑、四川青川等地的骨干教师和校长培训到即将启动的甘肃靖远骨干校长培养,为不同地域的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他谈到,靖远县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不错,加之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他希望三方共同努力,高质量的完成这个项目。靖远县教育局按照培养方案,组织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师大教育基金会要协调好各方关系,督促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教师干部教育学院承担具体培训任务,在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靖远的需求,精心组织专家,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靖远基础教育发展和校长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两年的持续培养,达到方案设定的预期目标。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杨小军、贾小勤;甘肃省靖远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马芝玺,教育局师资股股长魏槿模,北湾教管中心主任周富祥;我校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刘建斌,教师干部教育学院院长杨晓东、副院长苏争艳、基金会培训部副主任王兴华参加了签约仪式和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