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学校邀请,11月7日,“明德奖”捐赠人——香港知名慈善家、钟瀚德基金会主席钟瀚德先生,明德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卢红生女士,明德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谢江临先生等一行8人访问我校。
上午9时,程光旭校长和钟瀚德先生一行在长安校区校务楼二层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涛,党委副书记司晓宏,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刘建斌,学生处处长刘建军,人事处副处长吴晋峰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王涛副书记主持。
座谈会上,程光旭校长首先向钟瀚德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钟先生爱国爱家乡,心系祖国教育科技、卫生特别是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表示由衷的敬佩;对设立“明德奖”,奖励品学兼优的优秀师范专业学生和德教双馨的优秀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概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交流、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情况,重点介绍了学校免费师范生培养体系建设,教师教育资源优势、特色做法和创新实验区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程校长希望,通过钟瀚德基金会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平台,进一步扩大交流,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开展合作,共同为西部教育发展、人口素质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接着,卢红生女士讲话,一是感谢学校对明德奖评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她认为,陕西师范大学明德奖评审工作严谨规范,认真细致,秉承了明德奖的设奖宗旨,发挥了明德奖的示范作用,扩大了明德奖的社会影响。二是听了程校长的介绍,对陕西师范大学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做了许许多多扎扎实实创新性工作,为国家教育发展做出的贡献令人敬佩,陕西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思路和举措以及社会贡献,符合钟瀚德基金会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的宗旨,希望以后有更广的合作机会。三是说明了钟瀚德先生非常希望来陕西师范大学走走,一方面了解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看望获奖学生和教师,并征求学校对明德奖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
钟瀚德先生在听取介绍后,对我校多年来为国家教育事业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对学校热忱接待表示感谢。他饶有兴致的谈了三点感受,一是深深感受到陕西师范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底蕴,深深感受到朴实的校风学风,更重要的是感受到陕西师范大学对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教育发展的帮助与支持,陕西师范大学所做的工作值得敬佩和赞赏。二是陕西师范大学不愧为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学校立足西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基金会进一步思考,帮助陕西师范大学更好地发展。三是感谢陕西师范大学对明德奖的重视,期望再接再厉、严格把关,继续把明德奖评审工作做得更好;恳请陕西师范大学对获奖教师和学生给予长期的关注和关心,建立明德人才库,为国家教育发展发挥作用。钟瀚德先生建议,学校利用学科优势,借助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平台,加强与南美、非洲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培养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方面复合型人才,尽快适应国家全球化发展战略。
最后,王涛副书记在感谢钟先生胸怀大爱、倾情教育的同时从三个方面做了总结。一是学校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社会美誉度高;二是学校明德奖评审机构健全、管理规范、评审工作亮点突出;三是钟先生支持陕西师范大学、支持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具有战略眼光,并重点强调了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发挥的示范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希望钟先生给予关注和支持。
11时许,在长安校区新勇学生活动中心二层东多功能厅钟瀚德先生一行与我校2014年“明德奖学金”获奖学生进行座谈交流。我校党委副书记司晓宏,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刘建斌,学生处处长刘建军,副部处长芮国星、曲洪刚及80余名获奖学生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刘建军主持。
座谈会上,司晓宏副书记致欢迎辞。对钟瀚德先生、卢红生女士长期以来对我校免费师范生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对通过自身努力,荣获明德奖学金的学生表示衷心的祝贺。他希望获奖学生能够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传承发扬明德精神,善用这笔奖金,学会饮水思源,积极投身教育事业。
我校明德社社长、2011级免费师范生穆仁萱在会上作了明德社社团工作情况的汇报。获奖学生进行了入社宣誓仪式,并通过演唱获奖学生自己创作的社歌——明德之歌,表演民族舞,赠送书法作品、油画肖像、国画风景临摹等方式表达了对钟先生一行的真挚感谢和真诚祝福。
在互动环节中,获奖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提问。钟瀚德先生和卢红生女士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并鼓励获奖学生珍惜荣誉,奋发图强,努力拓展国际化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教育事业大发展。
下午2时,钟瀚德先生一行在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涛,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刘建斌的陪同下,考察了我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学校博物馆。
4时许,钟瀚德先生一行在雁塔校区办公楼二层会议室与我校明德教师奖获得者进行了座谈交流。参加座谈的有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涛,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刘建斌以及2012年明德教师奖获得者:教育学院陈晓端教授、文学院刘生良教授;2014年明德教师奖获得者:文学院胡安顺教授,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郑海荣教授,历史文化学院于赓哲教授。座谈会由王涛副书记主持。
会上,各位获奖教师对钟瀚德先生捐资设奖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并汇报了自己近期在教育教学和学术科研方面的工作情况。陈晓端教授谈到,明德奖使自己精神物质双丰收,更好地鞭策和激励自己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风范,潜心钻研学术,精心培育桃李;刘生良教授认为,明德奖意义重大,小而言之是对教师辛勤耕耘的尊重和鼓励,大而言之是对大学之道的弘扬和传承;胡安顺教授表示,明德奖的获得来之不易,自己在兴奋和激动之余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结合自己积极为学校70 周年校庆捐款的事迹阐释“饮其流者怀其源”的精神;郑海荣教授说到,明德奖让自己始终牢记教师使命,对待工作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坚持教学和管理结合,求实与创新并重;于赓哲教授说到,荣誉的背后更多的是艰辛与付出,自己必须以身作则为更多年轻教师树立榜样,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他认为明德奖意义重大,大批获奖学生是未来国家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故而保持并加强与获奖学生的联络尤为重要。
卢红生女士听取汇报后指出,获奖教师一定要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在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动手和社会实践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和胸怀,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成为未来西部教育事业的脊梁。
随后,钟瀚德先生发表讲话。他认为教师们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教书育人的行为值得认可和赞扬,各位教师获得明德奖实至名归、当之无愧。钟先生指出,通过与校长、学生、教师的座谈和实地考察,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明德奖”的信心。他希望陕西师范大学能够发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优势,构建西北地区明德奖获奖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一是以明德社为载体,抓好校内师生互动,通过报告会、座谈交流等形式,与学生和其他教师分享治学、做人的方法与经验,发挥获奖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二是以陕西师范大学为桥头堡和基地,建立西北地区获奖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平台,开展学术、师德师风和育人经验方面的交流,发挥部属师范大学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建立人事档案和资源信息库,构建学生毕业后跟踪考察服务机制,使他们时刻牢记“明德”的宗旨,真正为国家西部地区基层教育事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教师。他还强调,双方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愿意投入更多资源助力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
最后,王涛副书记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再次感谢钟瀚德先生一行对我校明德奖评选工作给予的充分肯定和对我校发展、人才培养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他表示,学校会进一步弘扬明德精神,发挥获奖师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榜样力量;进一步增强明德奖获奖师生之间、以及我校与其他院校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和维护地区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会后,在王涛副书记的陪同下,钟瀚德先生一行考察了我校教师教育资源研发中心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在考察教师教育资源研发中心时,钟瀚德先生听取了张举范主任的介绍后,详细了解了“积学网”的课程开发、网络维护和发挥作用情况。在考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时,听取了胡卫平主任的介绍后,实地查看了实验室建设情况,并与胡卫平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希望在教师测评体系、创新素质测评体系研发推广;创新人才培养产品开发和教师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把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做强,为基础教育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程光旭校长介绍学校情况

钟瀚德先生在座谈会上讲话

卢红生女士在座谈会上讲话

钟瀚德先生与学校领导座谈交流

钟瀚德先生与明德奖获奖学生座谈

钟先生、卢女士认真听取我校明德奖评颁工作汇报

明德奖获奖学生宣誓加入明德社

获奖学生演唱原创歌曲《明德之歌》

获奖学生才艺表演

获奖学生提问

获奖学生向钟瀚德先生赠送书法作品

获奖学生向钟瀚德先生赠送钟先生肖像画

钟先生一行与获奖学生合影留念

钟瀚德先生考察我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钟瀚德先生考察我校博物馆



钟瀚德先生与获奖教师座谈

钟瀚德先生与获奖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