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重逢母校话真情,千万里再聚师大谋发展。今天,是陕西师范大学1992届校友回家的日子。

7月17日上午,1992届毕业生毕业30年校友返校日纪念大会在长安校区新勇学生活动中心二层多功能厅举行。


来自西安市内的13名1992届校友代表来到大会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36936名校友进入线上会场,共同参加纪念大会。校党委书记李忠军,校长、党委副书记游旭群,党委副书记卢胜利、王永安,副校长杨祖培、党怀兴、李磊,党委常委马晓云、李贵安,时任党委副书记武国玲,以及时任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各学院(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大会。纪念大会由卢胜利主持。


纪念大会以线下+线上直播的方式举行。大会以专题短视频《青春1992》开场,在时代的律动中将全体参会人员的记忆共同拉回到三十年前。


游旭群致辞发言。他谈到,选择一所大学,就是选择一种人生。三十几年前,青年学子走入陕西师大,烙下了“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的精神底色。三十年来,广大校友在各自的领域中奋斗奉献,成绩斐然,无愧于陕师学子的身份;母校也不负校友所望,在教育强国伟大进程中交出了优异的“陕师答卷”。“校”是同根同源,“友”是互助互爱。同根同源,让校友和母校情感相依、彼此牵挂。互助互爱,需要母校和校友相互依托、彼此支持,相互借势、携手前进。母校是校友们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也希望校友们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母校事业发展,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助推者。

原政教系任课教师郭欣根、原计算机系任课教师裘国永作为时任教师代表发言。
郭欣根回顾了国家、社会与学校30年来的发展变化,强调了“西部红烛 两代师表”精神在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引领作用。他勉励广大校友在工作岗位上砥砺前行、奋力争先,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

裘国永深情回顾了三十年前送别1992届毕业生时的情景,对广大校友如今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祝愿广大校友继续与母校携手共发展,再创新辉煌。

原历史系学生罗红梅、原化学系学生杜春文作为1992届校友代表发言。
罗红梅回忆了在师大就读期间的生活点滴,分享了自己“为人师者”的经验感悟。她为母校三十年来取得的发展建设成就而感到自豪,并祝福母校桃李芬芳,祝福老师、同学们快乐健康。

杜春文远在上海,通过线上视频进行发言。他感恩母校和老师在人生紧要处给予的支持和指引,亲历并见证了“西部红烛”精神带给师大学子的深远影响。他表示,作为一名陕师青年,自己将时刻关注母校的发展,永远铭记母校的培养。

会上,李忠军为校友代表送上了来自学校的纪念——“陕师青年”双肩包,希望广大校友心中永住那个背着行囊的陕师青年,步履不停,砥砺奋进,把母校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


各位校友代表为时任校领导、教师献上鲜花,表达对老师们的感恩与祝福之情。


纪念大会最后,全网校友云端同唱《二十年后再相会》。现场校友代表与时任校领导、任课教师代表等合影留念,互致问候,互道珍重,表达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